临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标题: 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和预警提示 日本知识产权法律政策简介
索引号: 11370305MB28560212/2025-5539930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9-23 发布机构: 临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和预警提示 日本知识产权法律政策简介

发布日期:2025-09-23
  • 字号:
  • |
  • 打印

一.最新日本知识产权法律政策简介及法律一览表

日本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较为完善,涵盖了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多个领域。日本在2025年对其知识产权法律和政策进行了一些更新和调整,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AI)技术的应用、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化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以下是其核心的法律法规概览:

《专利法》

保护利用自然法则做出的高水平技术发明。
保护期:自申请日起20年(因药品审查等原因可申请最长延长5年)。

持续关注AI相关发明的审查标准,并讨论AI作为发明人的问题。

《实用新型法》

保护物品的形状、构造或其结合的设计。
保护期:自申请日起10年。

暂无提及重大修订

《商标法》

保护商品商标、服务商标、集体商标等。
保护期:自注册日起10年,可续展。

引入商标共存同意书制度:允许申请人通过提交同意书来克服在先商标权造成的驳回,需说明不存在混淆的可能性。

《外观设计法》

保护物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其结合的设计。
保护期:自申请日起25年(此前为20年)。

伴随整体知识产权战略进行适应性调整。

《著作权法》

保护文学、艺术、音乐、电影等作品。
保护期:原则上为作者死后50年;电影著作权为公开发表后70年。

简化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的措施;持续应对生成式AI训练数据使用带来的版权挑战,加强相关法规的普及和指导。

《反不正当竞争法》

补充保护知识产权,包括商业秘密、商品形态、域名等,并为专利法、商标法、外观设计法等提供补充保护。

加强虚拟空间(如元宇宙)的知识产权保护,禁止在网络虚拟空间销售仿冒品。

 

 

 

《专利法》 :

https://www.wipo.int/wipolex/zh/legislation/details/22613

《实用新型法》 :

https://www.wipo.int/wipolex/zh/legislation/details/22494

《商标法》 :

https://www.wipo.int/wipolex/zh/legislation/details/22500

《外观设计法》 :

https://www.wipo.int/wipolex/zh/legislation/details/22611

《著作权法》 :

https://hourei.net/law/345AC0000000048

《反不正当竞争法》 :

https://www.wipo.int/wipolex/zh/legislation/details/22496

 

二.日本专利申请布局指南

(一)日本专利申请流程及相关期限

1.日本专利类型:

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

(1)发明(特許)

保护对象:利用自然规律的高水平技术发明

例子:药品配方、半导体制造工艺、人工智能算法、发动机结构等。

特点

技术要求最高:必须具有新颖性、创造性(非显而易见性)和工业实用性。

审查最严格:需要请求并经过日本特许厅(JPO)的实质审查

保护期最长:自申请日起20年

这是最常见、权利最稳定的专利类型。

(2)实用新型(実用新案)

保护对象:涉及物品的形状、构造或其结合的小发明(注重“型”)。

例子:一种新的剪刀结构、一个更省空间的收纳盒设计、一款笔的防滑握柄等。

特点

无需实质审查:仅进行形式审查,通常6个月左右即可获得授权,速度快。

权利不稳定:维权时,专利权人必须向JPO请求出具技术评价书,其效力类似于审查报告,权利稳定性在此阶段才会被评估。

保护期较短:自申请日起10年,不可延长。

(3)外观设计(意匠)

保护对象:物品的外观(形状、图案、色彩及其结合),通过视觉引起美感的创作。

例子:手机外形、汽车外观、家具设计、饮料瓶的独特造型等。

特点保护美感:而非技术功能。

需实质审查:但审查周期比发明专利短。

保护期:自注册日起25年

可保护部分设计图形用户界面(GUI)

2.日本专利申请的一般流程:

(1)发明

流程特点:请求审查制、审查周期较长
保护期限:自申请日起20年

1.提交申请:向JPO提交日语申请文件(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摘要、附图等)。

2.形式审查:JPO检查文件格式。

3.早期公开:自申请日起18个月后,申请内容被公开。

4.请求实质审查:申请人必须在申请日起3年内提出请求并缴费。此为关键步骤,逾期未请求则申请视为撤回。

5.实质审查:审查员对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等进行严格审查。通常会发出审查意见通知书,申请人需在规定期限内(通常3个月,可延期)答复(意见书和/或修改书)。

6.授权/驳回

通过审查后,JPO发出授权通知

被驳回时,申请人可在收到驳回通知后3个月内请求复审

7.注册登记:收到授权通知后,申请人需在30日内缴纳第1-3年的年费,专利权自此正式生效。

8.维持保护:此后需每年缴纳年费以维持专利权有效。

9.加速通道:可利用专利审查高速路(PPH)(基于国外对应申请已获授权的结果)或优先审查程序大幅缩短审查周期。

(2)实用新型

流程特点:登记制、无实质审查、获权快但权利不稳定。
保护期限:自申请日起10年。

1.提交申请:所需文件与发明专利类似。

2.形式审查:JPO仅对文件进行格式审查,不进行新颖性、创造性的实质审查

3.注册登记:形式审查通过后即予以注册并公告。整个过程约3-6个月

4.缴纳年费:需缴纳年费以维持权利。

5.重要特点:

技术评价书:实用新型专利权人在行使权利(如警告或诉讼)前,必须向JPO请求出具《技术评价书》。此评价书类似于审查报告,会评估该实用新型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如果《技术评价书》结论为负面,专利权人仍可主张权利,但很难胜诉,且可能被对方反诉无效。这使得实用新型权利本身非常不稳定

转换制度:发明专利申请可在未授权前转换为实用新型申请(但反之不可)。

适用场景:生命周期较短的产品结构创新、或作为发明专利的补充保护。

(3)外观设计

流程特点:实质审查制、审查周期适中
保护期限:自注册日起25年(2020年4月1日后申请的设计,之前为20年)

1.提交申请:提交申请文件、外观设计图片或照片、以及说明。

2.形式审查:JPO检查文件格式。

3.实质审查:审查员对新颖性、创造性(非容易创作)等进行审查。也可能发出驳回理由通知书,申请人需在期限内答复。

4.注册登记:通过审查后,申请人缴纳首年注册费,外观设计权自此生效。

5.缴纳年费:外观设计年费需每笔一次性缴纳(如1-10年,11-15年,16-20年,21-25年)。

日本外观设计的特点:

相关外观设计制度:允许在同一主旨下注册多个相似的设计,有效保护设计上的微小变化,防止他人通过细微修改进行仿冒。

部分外观设计:可以只保护产品的一部分(如手机的Home键设计)。

动态GUI保护:可以申请保护动态变化的图形用户界面。

(二)日本专利申请官方费用

1. 发明(特许)官方费用

发明专利申请的费用最高,且需分阶段缴纳。

费用项目

金额(日元)

说明与缴纳时限

申请费

14,000

提交申请时缴纳。

实审请求费

118,000 + (每项权利要求 4,000)

申请日起3年内必须缴纳。这是除年费外最大的一笔官费。费用随权利要求项数增加而增加。

第1-3年年费

每年 2,300 + (每项权利要求 200)

收到授权决定通知后30天内一次性缴纳前三年的费用。这是获得专利权的前提。

第4-6年年费

每年 7,100 + (每项权利要求 600)

需提前一年缴纳。例如,第4年的年费需在第3年到期前缴纳。

第7-9年年费

每年 21,400 + (每项权利要求 1,800)

同上,需提前一年缴纳。

第10年及以后

逐年大幅递增

第10年:约42,800/项;第20年:约55,600/项。

费用标准可能因政策调整变动,建议申请前通过官网确认最新通知 。

2. 实用新型(実用新案)官方费用

实用新型无实质审查,因此费用低很多,但需注意年费。

费用项目

金额(日元)

说明与缴纳时限

申请费

14,000

提交申请时缴纳。

第1-3年年费

每年 2,100 + (每项权利要求 100)

注册时(即申请通过形式审查后)一次性缴纳前三年的费用。

第4-6年年费

每年 6,400 + (每项权利要求 300)

需提前一年缴纳。

第7-10年年费

每年 18,900 + (每项权利要求 900)

同上,需提前一年缴纳。

 额外重要费用:《技术评价书》请求费

费用: 42,000 +(每项权利要求 1,600)

说明: 这是实用新型专利权人在维权前必须请求的文件,用于评估其权利的稳定性。这笔费用是实用新型专利实际行使权利时的必要成本。

费用标准可能因政策调整变动,建议申请前通过官网确认最新通知 。

3.外观设计(意匠)官方费用

外观设计采用分类别、分年限的收费方式,费用与产品的类别数量保护年限直接相关。

基础费用(第1类产品):

费用项目

金额(日元)

说明与缴纳时限

申请费

16,000

提交申请时缴纳。

第1期注册费(1-10年)

28,500

收到授权通知后30天内缴纳。

第2期注册费(11-15年)

34,500

需在第10年保护期届满前缴纳。

第3期注册费(16-20年)

50,500

需在第15年保护期届满前缴纳。

第4期注册费(21-25年)

67,500

需在第20年保护期届满前缴纳。

多项类别附加费:

如果一项外观设计申请指定了多个产品类别(洛迦诺分类),从第2个类别起,每个类别需加收16,000日元的申请费。

费用标准可能因政策调整变动,建议申请前通过官网确认最新通知 。

(三)日本申请专利路径

向日本申请专利有以下途径:

途径一:直接向日本特许厅(JPO)申请

这是最直接的途径,适用于明确将日本作为首要目标市场的申请人。

流程:准备日语申请文件 → 通过日本专利代理人(弁理士)提交至JPO。

适用对象:市场目标非常明确,专注于日本市场的申请人。

优点

流程简洁:无需考虑优先权或国际阶段,直接进入日本国家体系。

可快速获权:符合条件者可利用JPO的优先审查超级加速审查制度,极速获得审查结果。

缺点

无优先权:如果后续想进入其他国家,无法享有此次申请的优先权。

决策即时:需要立即决定并投入资金。

途径二:巴黎公约途径

这是传统的海外专利申请途径,适用于已在本国(如中国)提交了首次申请的申请人。

流程:在中国提交首次申请 → 自首次申请日起12个月内 → 向JPO提交专利申请并要求享有中国申请的优先权。

适用对象:已在中国申请,并希望在传统优先权期限内进入日本的申请人。

优点

享有12个月优先权:在12个月内,任何公开或他人的申请都不会影响您在日本申请的新颖性。

准备时间充分:有近1年的时间来评估市场前景,再决定是否进入日本。

缺点

时间窗口紧:必须在12个月内完成所有准备工作,包括翻译和文件准备。

国家化操作:若同时进入多个国家,需要分别委托各国代理机构,初期成本较高。

途径三:PCT国际申请进入日本国家阶段

这是目前最常用、最成熟的全球化专利布局途径,为您提供更长的决策时间。

流程

1.提交PCT国际申请(可以用中文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

2.经历国际检索(得到检索报告)和可选的国家初步审查。

3.自最早优先权日起30个月内,办理进入日本国家阶段的手续。

适用对象:计划多国布局,希望有更长时间进行市场评估和资金准备的申请人。

优点

决策时间充裕30个月的窗口期让您有足够时间评估技术价值和市场前景,再决定是否进入日本,避免盲目投入。

一份申请,多国入口:一份PCT申请可以作为进入全球150多个国家的跳板。

国际检索报告参考价值高:提供的国际检索报告和书面意见有助于您预判在日本授权的可能性,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缺点

总体费用较高:需要支付国际阶段和国家阶段两部分的费用。

流程相对复杂

三.日本商标申请布局指南

(一)日本商标申请流程及相关期限介绍

1. 申请前准备

商标检索:强烈建议在申请前进行检索,查询JPO的商标数据库,评估是否存在相同或近似的在先注册商标,以规避风险。可以自行检索,但更推荐委托专业代理进行深度检索。

确定商品/服务:根据尼斯分类第12版确定需要保护的商品或服务项目。日本对商品/服务的描述要求非常严格,必须足够清晰和具体。

2. 提交申请

提交途径:通过JPO的在线系统或纸质文件提交申请。

申请语言:必须是日语

所需文件/信息

申请人名称、地址(中英文即可,代理会处理翻译)。

清晰的商标图样。

指定的商品和服务类别及具体项目。

委托书:通常由日本代理机构提供模板,申请人签署即可,无需公证或认证

3. 形式审查

内容:JPO检查申请文件是否齐全、格式是否正确、分类是否准确。

期限:约1-2个月

结果:通过后,会发出《受理通知书》,并获得申请号申请日

4. 实质审查

内容:审查员审查商标是否具有显著性,是否违反禁止注册条款(如描述性、通用名称、国名等),并检索是否存在与在先申请或注册的商标构成冲突(近似商标)。

期限:约5-8个月

可能结果

顺利通过:进入下一阶段。

发出驳回理由通知书:如果审查员认为存在驳回理由,会发出官方意见。

答复期限自通知发出日起3个月内此期限非常重要,逾期未答复,申请将被视为撤回。

应对:通常由代理人撰写书面意见进行抗辩,或提交同意书或限制商品/服务范围来克服驳回。

5. 注册核准

通过实质审查后,JPO将做出核准注册的决定。

6. 公告

内容:被核准的商标将刊登在JPO的《商标公报》上。

异议期自公告日起2个月内

流程:任何利害关系人或第三方均可在公告期内提出异议。若遇异议,申请人需进行异议答辩程序,该程序可能耗时数月甚至更久。

7. 缴纳注册费

时限自核准注册决定发出日起30天内

注意必须在期限内缴费,专利权才正式生效。 逾期未缴纳,申请将被视为放弃。

8. 商标权设立

缴纳注册费后,商标正式注册,权利生效。相关信息将被记入商标注册簿。

颁发注册证:约1-2个月后,JPO会颁发电子版的商标注册证书。

9. 注册后维护

有效期:自注册日起10年

续展:可在期满前6个月内申请续展,每次续展延长10年。期满后另有6个月的宽展期,但需缴纳额外费用。

使用要求:商标注册后,连续3年未在日本实际使用,可能会被他人以“未使用”为由申请撤销。

变更备案:如申请人名称、地址变更,应及时向JPO办理变更备案。

(二)日本商标申请途径及官费

1.商标申请途径

1. 直接向日本特许厅(JPO)申请

描述:这是最直接的方式,委托日本的商标代理人(弁理士)向JPO提交申请。

适用对象:明确以日本市场为主要目标的申请人。

优点

流程控制力强,直接与JPO沟通。

可充分利用日本的加速审查制度。

缺点:若需申请多国,需单独向各国提交,成本可能较高。

2. 通过《巴黎公约》途径申请

描述:如果您已在中国首次提交了商标申请,可以在自中国申请日起6个月内,向JPO提交同样的申请,并要求享有在中国的优先权。

适用对象:已在中国申请,并希望在优先权期限内进入日本的申请人。

优点

享有6个月的优先权,期间的他人申请不影响您的新颖性。

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日本申请。

关键点:必须严格遵守6个月的期限。

3. 通过马德里体系指定日本

描述:通过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CNIPA)提交马德里国际注册申请,并在申请中指定日本。

适用对象:计划在多个马德里体系成员国进行保护的申请人。

优点

一份申请一种语言(英语或法语)、缴纳一次费用,即可指定多个成员国,初期成本较低,管理方便。

缺点

后续任何变更(如地址、转让、续展)也需通过国际局办理。

核准注册后的5年内,如果基础申请(中国的商标)因故失效(如被撤销或驳回),国际注册在日本也会随之失效(称为“中心打击”原则)。

审查标准完全依照日本国内法,JPO可能会发出驳回通知,仍需委托日本代理人进行答复。

2.官方费用

以下为日本特许厅(JPO)收取的官方费用(2024年标准,电子申请费用)。费用均以日元(JPY)计算

1. 申请阶段费用

费用项目

金额(日元)

说明

申请费(基础费)

12,000

指定1个类别的费用。

附加类别费

每类 8,600

从第2个类别开始,每增加一个类别需缴纳此费用。

费用标准可能因政策调整变动,建议申请前通过官网确认最新通知 。

2. 注册登记阶段费用

商标通过审查并公告后,需缴纳注册费才能获得商标权。注册费可按5年10年一次性缴纳。

费用项目

金额(日元)

说明

注册费(5年)

17,100

每类缴纳5年费用的价格。

注册费(10年)

28,200

每类缴纳10年费用的价格。
(比缴两次5年费用更划算)

费用标准可能因政策调整变动,建议申请前通过官网确认最新通知 。

3. 后期维护费用

费用项目

金额(日元)

说明

续展费(10年)

48,500

每类续展10年的费用。需在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内缴纳。

宽展费(10年)

48,500 + 额外费

有效期届满后6个月的宽展期内缴纳,需额外加收费用。

费用标准可能因政策调整变动,建议申请前通过官网确认最新通知 。

四.在日本申请专利、注册商标等知识产权方面注意事项

(一)在日本申请专利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发明注意事项

发明专利申请是保护技术的核心手段,审查最严格,权利也最稳定。

1.【严格】主动修改的时机限制

注意:在日本,主动修改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窗口期非常有限。主要机会仅在提交实审请求时收到审查意见通知书后的答复期限内

对策:必须在提交申请前就极致完善申请文件,减少后期修改的需求。委托经验丰富的日本代理人进行撰写至关重要。

2.【苛刻】对“创造性”的严苛审查

注意:JPO对创造性的审查标准非常严格。审查员极其看重发明是否产生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或是否克服了技术偏见

对策:在说明书中必须详细记载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解决手段、以及与现有技术对比的优异效果(最好提供实验数据证明)。答复审查意见时,重点论证该效果是“预料不到的”。

3.【策略】分案申请的策略运用

注意:JPO对专利申请的“单一性”要求严格。审查员常会指出缺乏单一性,要求分案。

对策:这可以转化为一种策略。可以将核心发明作为主申请,将一些关联的改进发明作为分案申请适时提出,从而构建一个强大的专利组合,延长对产品的保护期。

4.【程序】授权后的异议程序

注意:专利授权公告后,任何人可在6个月内提出异议(無効審判)。这是一个低成本挑战专利有效性的途径。

对策:作为权利人,授权后并非高枕无忧,需关注官方公告。作为第三方,可利用此程序清除障碍专利。

2.实用新型注意事项

实用新型注重“型”,获权快,但权利天生脆弱。

1.【致命弱点】权利极度不稳定

注意:实用新型不经实质审查即可授权。这意味着其新颖性和创造性从未被官方审查过,权利基础非常脆弱。

对策切勿将其作为保护核心技术的首选。仅适用于生命周期短、创新高度不高的产品结构改进。

2.【必要前提】行使权利前的《技术评价书》

注意:法律规定,实用新型专利权人在发出警告或提起侵权诉讼,必须向JPO请求出具《技术评价书》(技術評価書)。该评价书类似于一份审查报告,会对其新颖性、创造性做出评估。

对策:如果《技术评价书》的结论是负面的,仍可主张权利,但败诉风险极高,且可能被对方反诉无效。因此,在维权前必须请求此评价书并评估其结论。

3.【保护客体】只能保护“产品”的结构

注意:实用新型只保护产品的形状、构造或其结合,明确排除方法、工艺、物质配方等

对策:如果创新点是一种制造方法或新材料,只能申请发明专利。

4.【转换策略】作为发明的“备份”

注意:发明专利申请在授权前(如收到驳回决定时)可以转换为实用新型申请,以保留原申请日。

对策:这可以作为一项保险策略。当发明专利申请前景不明时,可考虑转换为实用新型,至少能获得一项快速授权的权利。

3.外观设计注意事项

外观设计保护产品的美感,审查侧重于视觉效果的新颖性。

1.【严格】视图提交的严格标准

注意:JPO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视图(照片或图纸)要求极其严格。必须提供足够数量的视图(如六面图、立体图),且各视图必须绝对一致,不能存在歧义或矛盾。

对策:建议委托专业制图人员或机构制作符合JPO标准的视图,这是成功注册的基础。

2.【策略】“相关外观设计”制度的充分利用

注意:日本有独特的“関連意匠”制度。允许申请人在主外观设计的基础上,注册多个与之相似但又略有不同的外观设计。

对策:这是应对“山寨”和模仿的利器。通过申请一系列相关设计,可以形成一个保护网,防止竞争对手通过细微改动来规避侵权。

3.【保护范围】部分外观设计的申请

注意:可以不就整个产品,而仅就产品的某一部分(如手机的Home键、汽车的尾灯)申请外观设计保护。

对策:对于组件产品或具有标志性设计部位的产品,部分外观设计是成本效益更高的保护方式。

4.【主观性】“创作非容易性”的判断

注意:外观设计也要求创造性(日本称为“創作非容易性”)。审查员会主观判断该设计是否对于本领域从业人员来说是容易创作的。

对策:在说明书中可简要陈述设计的创新点和高美感价值,为后续的审查意见答复做准备。

通用重要提醒:

强制代理:外国申请人必须委托日本专利代理人(弁理士)办理。

语言:所有材料必须为日语,翻译准确性至关重要。

加速审查:三种专利类型都有相应的加速审查通道(如PPH),可根据商业需求积极利用。

(二)在日本注册商标时需要注意以下要求

商标申请保护的是标识,审查侧重于显著性和混淆可能性。

1.对商品/服务描述的严格要求

注意:日本采用尼斯分类,但对商品/服务的具体描述要求非常严格和精确,不接受过于宽泛或模糊的表述(如“家用电器”这类群组名称)。

对策:必须参考JPO发布的《类似商品和服务审查基准》,
使用标准、可接受的描述用语。例如,应写“智能手机”而非“通信设备”。

2.对“商标使用”的重视

注意:商标获准注册后,如果连续3年未在日本市场上进行真实、有效的商业使用,可能会被他人以“未使用”为由申请撤销。

对策:保留好使用证据(如销售合同、发票、广告材料、带有商标的商品照片等),以备不时之需。这对于防御他人提出的撤销申请至关重要。

3.独特的“部分驳回”制度

注意:如果申请的商标在部分商品/服务上存在驳回理由(如与在先商标冲突),审查员会发出部分驳回通知书,而不是直接驳回整个申请。

对策:您可以删除那些存在问题的商品/服务项目,从而使商标在剩余的商品/服务上获得注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补救机会。

4.应对驳回的“同意书”制度

注意:如果驳回理由是基于与在先注册商标构成近似,申请人可以尝试提交由在先商标权利人签署的同意书,以克服驳回。

对策:虽然JPO并不总是采纳同意书,但这是一种可行的策略。如果能获得竞争对手的同意,有望使申请获得通过。

5.非传统商标的申请

注意:日本允许注册声音、全息图、颜色、位置等非传统商标。

对策:申请此类商标时,必须满足严格的表示要求。例如,声音商标需要提交五线谱或波形图,并附上详细的文字说明,证明其已通过使用获得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