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水利局
标题: 依河而建 “淄”养生息
索引号: 11370305MB2856486E/2024-5489680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11-29 发布机构: 临淄区水利局

依河而建 “淄”养生息

发布日期:2024-11-29
  • 字号:
  • |
  • 打印

城依河而建,文因水而兴。淄河作为南北贯临淄区境的主要河流,拥有227.1平方公里流域,沿途经过7个镇办59个村,涵养了千年齐文化。为进一步保护临淄“母亲河”生态环境,提高防洪能力,临淄区自2001年启动了为时20年的绿色淄河提升工程,以“涵养古齐文化,再现淄河美景”为主题,以淄河为线掀起了东部生态临淄建设热潮。

一、聚力生态河湖建设,绘出人水和谐优美画卷一是筑牢生态环境底线。临淄区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以理念引领设计、选材融入自然。在2019至2021年间实施淄河干流治理工程(临淄段),完成投资4.25亿元,对淄河临淄段全线46公里河道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整治,建成了36公里沿河沥青混凝土防汛道路,设置了6处拦蓄设施,形成了5000余亩连续水面和4000多亩生态湿地、550亩生态园林,淄河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成为临淄“绿肺”,时刻滋润着临淄人的身心健康。二是激活齐国文化资源依托淄河丰富的水生态资源,临淄区将水利工程建设深度融入“文化兴区”发展格局,构建齐文化黄金旅游带,推进生态旅游发展。临淄是齐国故都、足球故乡,淄河两岸是齐文化遗存和景区最丰富的地区,齐国故城就坐落在淄河岸边,淄河两岸还散落着田齐四王、管子文化产业园、中国古车博物馆、临淄东周殉马博物馆、姜太公祠、临淄历史博物馆、马莲台、天齐渊国家森林公园、蹴鞠小镇等20多处文化和自然景区,淄河就如同一条彩带将原本分散的景区串联在一起,打造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齐文化观光旅游黄金带,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纷至临淄观光休闲,淄河流域的旅游收入显著增长,形成了独具特色齐国文化IP。三是扩大城市建设效益。以生态建设吸引大型地产项目落户投资,临淄城市中心正在悄悄东移。目前,在淄河城区两岸,先后建成了御泉湾、东郡景园、康景园、华悦府等20余个地产项目,在“淄博烧烤”带动下,建设了集烧烤美食与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湖畔田园,成为临淄市民新的网红打卡地。

二、聚力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便捷舒适生态家园一是搭建快捷交通网络。临淄区充分发挥水系连通优势,沿淄河两岸纵贯南北修建了46公里防汛道路,南接潍坊青州市,北联东营广饶县。其中,4条跨河漫水路、12座跨河桥梁沟通左右两岸,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极大满足了市民的出行需求,促进了物流运输和商业流通发展。二是推动生态农业发展。淄河临淄段两岸良好的交通条件和生态环境、优质的土壤和光照条件,共同推动了沿河两岸生态观光农业的蓬勃发展。目前,淄河两岸沿河镇大力推进和打造了一批极具示范和引领作用的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经初步统计,共有忆当年、桃花剑等30余个生态农庄、采摘园合作社,打造了尧王西瓜、边河小米、皇城西红柿等众多知名农产品品牌,拥有国家地理标识3个,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推动了新时代新农村建设。助力农民创收增收。随着淄河两岸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业的大力发展,给附近村庄的农民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让他们不出村就能就业,不出镇办就能增加收入。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在淄河两岸从事生态农业和旅游产品的群众约5万余人,年均增收3万元。

淄河,作为一条源远流长的历史古河,现在通过开发利用,再次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淄河临淄段治理工程的实施,不仅提升了淄河河道的防洪标准,保护了两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还改善了河床及两岸的生态环境,推动了淄河流域交通、旅游、地产、生态农业等多方面的创新发展,成为临淄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生态发动机”,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