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家有老年人,需要注意身体的这些表现 | ||
---|---|---|---|
索引号: | 11370305MB28564949/2025-5519395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5-02-24 | 发布机构: | 临淄区卫生健康局 |
常有这样一群特殊的老年群体:他们反复诉说胸闷、心悸、胃痛,甚至手脚发麻,但心电图、CT、血液相关检查却均显示正常。这类"查无病因"的躯体症状,实则是老年群体中高发的躯体性焦虑的典型表现,属于“心理问题通过身体表达”。
老年躯体性焦虑患者常出现以下症状:
1. 心血管系统:心慌、胸闷、心跳加速、血压波动、类似心绞痛发作。
2. 呼吸系统:呼吸急促、喉部异物感,窒息感、过度换气(可能导致手脚发麻),易误诊为哮喘。
3. 消化系统:胃痛、烧心、腹胀、腹泻或便秘、恶心、吞咽困难,胃镜检查仅见轻度胃炎。
4. 神经系统: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或刺痛、肌肉紧绷、震颤,伴随颈肩背部的慢性疼痛。
5. 泌尿系统:尿频尿急,夜尿次数显著增加。
6. 全身症状:乏力、出汗、潮热或发冷、睡眠障碍(失眠或早醒)。
这些症状常呈现"游走性"特征:今日胃痛,明日头痛,但实验室检查多无器质性病变。研究显示,约65%的老年躯体性焦虑患者曾辗转于3个以上专科门诊,人均医疗支出是普通老人的2.3倍。
为什么会发生躯体性焦虑?
1. 心理机制
过度警觉:焦虑者易放大正常生理信号(如心跳),误判为疾病。
情绪躯体化:潜意识将无法表达的心理压力转化为身体症状。
灾难化思维:如将头痛联想为“脑瘤”,加重焦虑。
2. 生理机制
自主神经紊乱:长期焦虑导致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引发心慌、出汗等。
肌肉紧张:焦虑时无意识肌肉收缩,导致酸痛或震颤。
3. 诱发因素
长期压力(工作、家庭)、创伤事件、完美主义性格、慢性疾病史。
如果出现了上述症状,首先需通过体检、实验室检查(如心电图、胃镜、血液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医生会使用量表(如GAD-7广泛性焦虑量表、PHQ-9抑郁量表)评估焦虑程度。询问症状是否与情绪相关(如压力大时加重,放松时减轻)。
老年躯体性焦虑不是"矫情",更非"装病",而是大脑发出的"求救信号"。通过药物治疗缓解急性症状,心理治疗重塑认知模式,社会支持重建生活意义,完全可实现临床治愈。当家中老人出现"反复就医却查无病因"的情况时,请多一份理解与耐心,他们需要的不仅是体检报告,更是被倾听的温暖。请及时寻求精神心理科或心身医学科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