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老年口腔健康科普知识 | ||
---|---|---|---|
索引号: | 11370305MB28564949/2025-5519963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5-02-20 | 发布机构: | 临淄区卫生健康局 |
口腔健康作为身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对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十分重要。重视老年口腔健康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关系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世界卫生组织将口腔健康的标准定义为: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老年人做口腔保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维持口腔最基本的功能以及状态,尽可能使口腔功能在一个健康的水平,从而提高老年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的基本目标:至少应保持20颗功能牙,维持最基本的口腔功能状态;或者通过最低功能的修复,尽可能康复口腔功能,保持老年人的独立生活自理能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良好的口腔健康能够保证正常的咀嚼功能,帮助食物的吸收和消化,维持营养的摄入。
口腔健康与心脏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全身系统疾病密切相关。牙周病患者的牙周炎症因子可降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影响血糖控制,加重糖尿病。牙周炎也可以诱发缺血性脑中风,是诱发脑中风,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失牙可导致咀嚼功能丧失,从而导致咀嚼动作对大脑的良性刺激消失,使老年人易患老年痴呆。
口腔健康问题如牙齿缺失、口臭等也会影响老年人的言语清晰度和自信心,良好的口腔健康有助于保持良好的言语能力,促进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牙龈退缩和牙周炎:老年人容易发生牙龈退缩和牙周炎。刷牙方式不当、牙石、不良修复体刺激等导致牙龈退缩,牙间隙增大,从而易发生食物嵌塞,牙根暴露,牙颈部和根面极易发生龋坏并可伴发牙本质敏感。
2.龋病、牙磨耗等牙体硬组织疾病:与口腔卫生不好,不正确的刷牙方法,食物嵌塞,咀嚼硬性食物及年龄的增加等诸多因素相关。龋病导致的牙体缺损如造成牙髓炎或者根尖周炎,会导致疼痛肿胀。磨耗会导致牙本质外露,使牙遇冷热酸甜等刺激敏感或疼痛。磨耗严重还会出现食物嵌塞,进而引发邻面龋。牙重度磨耗时,可出现苍老面容,还会出现颞颌关节区域疼痛等功能紊乱症状。
3.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牙列的缺损和缺失是老年人常见的口腔问题,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牙列缺损和缺失的发生率高达80%~90%。龋病、残根残冠和牙周病是造成老年人牙缺失的主要原因。长期多数牙缺失还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营养摄入,从而影响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4.口腔黏膜病和口腔癌:老年人是口腔黏膜病高发的人群。因增龄性改变而出现的以口腔灼痛,干燥,味觉异常为特征的口腔灼痛综合征口腔黏膜病和口腔癌等;因牙磨损,牙尖锐的边缘,不良修复体等刺激因素,出现的创伤性溃疡,白色角化等;因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伴发口腔真菌感染等;与义齿有关的念球菌性感染,红色斑块。口腔黏膜长期受到不良刺激或有烟酒嗜好,容易发生口腔白斑甚至口腔癌。
老年人口腔保健法
1.提高自我口腔保健能力
坚持早晚刷牙,正确刷牙,选用牙线,牙间隙刷等清洁工具。
2.假牙也需要每天彻底清洁
无论种植牙、固定假牙、或活动假牙,都和天然牙一样每天需要清洁维护。种植牙和固定假牙不可摘戴,周围可能存留食物残渣及细菌,需刷牙并配合使用牙间隙刷和冲牙器等。
3.局部用氟 合理膳食 预防根面龋
老年人多有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牙根处容易发生龋病,即根面龋,是老年人常见口腔疾病之一。预防根面龋可采取局部用氟方法,如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定期到医院接受牙齿涂氟等;合理膳食,控制甜食摄入总量和频率,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出现根面龋应及时治疗。
4.关注牙齿变化 预防牙周疾病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齿周围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的各种疾病,目前主要可以分为牙龈炎和牙周炎两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牙槽骨是否有出现吸收和破坏。如果老年人有牙龈红肿出血、口腔异味、牙齿松动与移位等问题,需要警惕,应及时就诊,积极治疗牙周疾病,尽量保留天然牙。
5.拔除无法保留的牙齿 及时修复缺失牙
牙或牙列缺失可造成食物嵌塞,对合牙伸长,邻牙倾斜等问题。前牙缺失会影响发音及面部形态。全口牙缺失后,将严重影响咀嚼功能。修复缺失牙一般在拔牙后2~3个月后进行。
6.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老年人口腔疾病的患病率高、发展速度快、自我修复能力弱。因此,老年人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目的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口腔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