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防噎食健康宣教 | ||
---|---|---|---|
索引号: | 11370305MB28564949/2025-5520895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5-01-16 | 发布机构: | 临淄区卫生健康局 |
一、噎食高危人群
-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奥氮平)者(易出现吞咽肌肉不协调)。
- 年老体弱、牙齿缺失、意识障碍、智力低下或情绪不稳定者。
- 暴饮暴食、抢食、注意力不集中的进食者。
二、噎食常见诱因
- 药物副作用:吞咽反射减弱、唾液分泌减少。
- 进食不当:狼吞虎咽、食物块过大、干硬食物(如馒头、年糕)。
- 体位不当:卧床进食、进食时嬉笑、哭闹或情绪激动。
三、预防措施
1. 饮食管理
食物选择:
- 避免干硬、粘性大(如汤圆、粽子)、带骨带刺食物。
- 高龄或吞咽困难者,食物应加工为糊状(如粥、蛋羹)或软食(如面条、豆腐)。
进食方式:
- 细嚼慢咽,每口食物量少,避免谈笑、催促或训斥患者。
- 专人陪护进食,重点关注抢食、暴食患者,必要时分餐控制食量。
2. 环境与体位
- 进食时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干扰。
- 能坐起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床头抬高≥30°),不能坐起者头偏向一侧,避免平躺进食。
3. 药物与监测
- 密切观察服药后反应,如出现舌头发硬、吞咽困难,及时告知医护调整用药。
- 对吞咽功能差者,可将药片研碎溶于水服用(需提前咨询医生)。
4. 心理与行为干预
- 对情绪不稳定者,先安抚情绪再进食,避免在争吵、激动时喂食。
- 指导患者学习“缓慢进食训练”,每口食物咀嚼10次以上再吞咽。
四、噎食识别与急救
1. 识别噎食表现
- 轻度噎食:呛咳、呼吸困难、面色发紫,能发出声音或手势示意。
- 重度噎食:不能呼吸、面色苍白或青紫、手抓颈部、意识丧失,立即急救!
2. 急救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
- 清醒患者(成人/儿童):
站在患者身后,双臂环绕其腹部,一手握拳抵住肚脐上方两横指,另一手抓住握拳手,快速向上、向内冲击上腹部,直至异物排出。
- 意识丧失患者:
立即让患者平卧,进行胸外按压(同心肺复苏),同时呼叫医护人员紧急处理。
五、健康宣教要点
- 向患者及家属强调“防噎食”重要性,发放宣传手册或视频演示。
- 教会家属识别噎食征兆及简单急救操作(海姆立克法)。
- 鼓励患者主动报告进食困难,医护定期评估吞咽功能,调整护理方案。
精神科患者噎食可危及生命,预防为主,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